365体育投注

图片

高校要不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崔浩)

   伴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强,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进我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削弱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高校应积极在“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中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建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与推广的重要任务,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发展格局,国际间的软实力较量增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强烈冲击和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里的位置,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造成了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

(一)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上个世纪末,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文化渗透将“西化”、“分化的意图转移到中国,宣传其所谓的“自由民主制度”,并将此标榜为国际通行的“普世价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向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进资本扩张,加强文化渗透。它们通过广播、网络、书籍和电影等工具,向大学生们宣扬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同化和消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以期实现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模式。

(二)多元化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逐渐盛行,东、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碰撞交流,非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传入我国,动摇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身处校园,对社会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接触,因此,认识事物容易停留在表面、肤浅的阶段,价值观念易受外来事物的鼓动和诱惑。西方国家利用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将包裹着华丽外衣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推向中国市场。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部分学生认为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具有普适性,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也有些大学生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名牌,互相攀比,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甚至为了生活琐事、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乃至国家的利益。这些问题给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难度。

(三)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纷扰排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流行文化是指一段时间内在群众中广泛流行和传播的文化,如流行音乐、流行游戏、流行明星、流行服饰、流行言行等。青年人是流行文化的主体,青年人通过追求流行文化的方式来彰显品味、突出个性及表达内心情感。大学生思维活跃,接纳性强,能够快速适应流行文化的时代变迁,引领流行文化的发展方向。流行文化也以其独特的休闲娱乐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和行为。流行文化以其自由、新潮、娱乐性强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缓解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意志消沉,信仰扭曲,在日益发展的流行文化冲击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已经显现削弱和淡化的趋势。

(四)网络世界的诱惑力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身处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西方国家利用这一新媒体宣传本国文化,传播舆论,借用网络宣传邪教思想,发布反动言论。他们推广“红警”、“CS”等暴力和色情游戏,使大学生形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导致触犯法律,甚至走上犯罪,这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阻碍。

二、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积极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我们要始终坚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没有精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队伍,就不会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和接受。在高校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抵御外来思潮的能力。面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不应忽视它的存在和发展要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通过不断反思和创新教育方法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内容,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塑造真信、真行马克思主义的高觉悟的大学生。通过开展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对比分析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途径。通过生动、丰富的社会实践锻炼,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通过与社区联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公益课堂”、“爱心真情传递”、“绿色文明宣讲”、“法律宣传”、“红色之旅”等各类实践活动,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内化和外化,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同。

(三)科学利用网络宣传。

   当前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重要参与者,网络世界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高校必须科学利用网络这个宣传阵地,避免网络因其私密性、虚拟性、开放性可能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目前众多高校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一些高校建设了校园网站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网站,如:上海交通大学建设的“焦点网”、清华大学建设的“水木清华”论坛等,点击率都很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提高网络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网络思维,使自身熟悉、精通网络传播方法,不断增强网站教育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网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例如:创办红色网站,通过纪录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建网络互动平台,有效利用QQ、微信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解答学生思想困惑;建立校园论坛,讨论一些教学案例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导网上舆论,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四)优化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有效措施,也是预防和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腐蚀当代大学生的强大思想武器。几年的大学校园生活,无论是校园的物质环境,还是校园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应立足校情,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先进、健康的校园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陶冶大学生情操,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发展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和舆论工具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时事和重大事件、周年纪念日,与学生工作处、团委、宣传部联合开展演讲、竞赛、辩论等活动,优化校园文化活动与氛围,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党建党、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来武装、教育大学生,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责任编辑:刘  龙)


版权所有:中国 ? 河南 ? 365体育投注 豫ICP备14025328号-1 365体育投注官方博客 365体育投注官方微博
校址:商丘市睢阳大道中段236号?市内乘5、11、12、13、29、69路公交车365体育投注下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