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体育投注>网络思政平台>微讲堂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课”面临的时代挑战与课程建设者的角色重构

www.sqgxy.edu.cn    添加时间:2024年01月04日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字号 [    ]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大思政课”理念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强调“网络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时代担当的关键路径补充之一。“网络思政课”在满足多元学生群体需求的同时,将焦点放在适应新时代、培养具有时代使命的人才上。“大思政课”理念的实践方法需要在教育方法创新、学科特长融合、地域差异融通等关键方面上发挥应有作用。网络思政课建设者的角色重构亟需解决,为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在时代洪流中紧跟历史步伐,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用贡献。

关键词:网络思政课;挑战;意义;课程建设;角色重构

随着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迭代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大思政课”指示精神为我们思政课教育描绘了前行的蓝图。这不仅为思政工作者提供了方向,更引领着我们在数字化时代推进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实践。

数字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到,“大思政课”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思政教育这一方式方法,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应运而生。它为思政工作者提供了更广泛、更立体的传播平台,使思政工作更贴近学生、更符合时代需求。

然而,数字时代的多元化特征也使得学生的需求愈加复杂。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成为当前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思政教育凭借其互动性和参与性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这一引领下,本文将分析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挑战、创新应用以及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者综合素养等方面,剖析网络思政工作建设水平的提升,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贡献浅薄思考和实践经验。期待为推动网络思政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挑战与重要意义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创新发展的需求,更是迎接挑战、引领学生的必然选择。

(一)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与潜力

1、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移动自媒体的深度使用为思政工作提供了广泛而灵活的传播平台。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传播到更广泛的学生中,使思政工作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多样形式引导深度思考:网络思政教育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可以通过视频、博客、社交媒体等多样的形式呈现。这种多样性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深度思考的欲望,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

3、互动性与参与性的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强调学生参与,不再是单向传递信息。通过在线讨论、互动答题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二)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环境的特殊挑战

信息爆炸性传递与学生思想塑造: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的爆发性增长,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网络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即时传递信息,更及时地引导学生对社会、政治事件的深刻思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思想观念。但这种信息的快速传播,尤其是移动自媒体的使用,也为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学生对移动自媒体的广泛使用成为了快速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之一。抖音、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的普及,不仅使信息传递更为便捷,也深刻地塑造着学生的思想观念。

抖音作为一种独特的短视频平台,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内容,快速传递各种信息。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接触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观点、文化、艺术等内容,形成了多元的信息交流,促使他们更广泛地了解世界。然而,抖音的信息传递速度之快也可能导致信息碎片化,使学生难以深入思考。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在抖音平台上发布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内容,引导学生在短视频中得到启发,形成更全面的认知。

微博作为一个实时性强的社交平台,学生通过关注各种话题、名人、机构等,获取实时的社会动态和观点。这种即时性的信息传递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及时地了解社会热点,形成自己的看法。然而,微博上信息的碎片化和舆论的多元性也可能带来认知上的混淆。在这方面,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定期发布深度解读、理论引导等内容,引导学生在信息洪流中更好地辨别真伪,形成批判性思维。

微信作为更私密、小范围分享的平台,学生在其中更多地接收到来自身边朋友和家人的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更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日常思考和态度形成。微信的信息传递相对封闭,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使学生更容易受到狭隘观点的影响。在这方面,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官方或个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形式,拓展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开放的思想触角。

总体而言,学生对移动自媒体的使用为快速信息传递提供了便捷途径,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和多元观点的冲击。思政工作者应充分了解这些平台的特点,通过巧妙的内容布局,引导学生在信息洪流中形成独立、理性的思考,使其更好地理解社会、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三)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需求挑战

在当今高校中,学生群体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特点,其背景、兴趣、学科需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这一多样性,这多元性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具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网络思政教育能够以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迎合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学科差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特长和兴趣。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科优势,思政工作者可以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相关学科内容,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学科实际,引导他们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2、地域差异与思政教育

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差异会影响其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在跨地区的思政教育中,思政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地域背景,通过融合不同文化元素,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内容。

3、个性化需求与少数民族针对性教育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都各不相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定制化教育,例如设置个性化辅导、提供专属学习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民族的个性需求,激发其对思政教育的兴趣。

4、年级差异与阶段性思政教育

不同年级的学生面临不同的学业压力,对思政教育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思政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阶段性的思政教育安排,使思政内容更具有渗透力和引导性,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发展需求。

5、兴趣爱好与多元化思政活动

学生的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思政活动,涵盖不同知识领域,分兴趣、分领域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教育,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性。

通过对多元学生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思政工作者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满足学科特长、文化差异、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考虑下,思政工作者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必要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不仅是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的理念显得尤为必要。大思政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网络思政教育正是契合这一理念的有效手段。通过网络思政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更贴切地回应他们的疑虑和困惑,实现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1、契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要求,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格局、科技革命、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局不仅给经济、政治等层面带来挑战,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出新的考验。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甚至深度参与这一变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不仅使得学生在国内能够更好地融入发展潮流,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素质。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对国际事务、全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2、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代要求

总书记曾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这一两代人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当代年轻人的殷切寄语,也强调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紧迫性,表达了“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的期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成为了更为紧迫的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社会责任,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国家建设,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在接下来的论文中,我们将深入分析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应用、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者综合素养等方面,进一步阐释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和推动作用。

二、创新应用:数字技术与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数字技术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本节将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更新水平。

(一)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智能分析应用

1、个性化推送与学习效果提升:利用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够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和学科倾向,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送。通过精准匹配学生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2、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践: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学习行为、互动模式以及反馈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为思政工作者提供实践参考。

(二)虚拟现实VR技术在思政课教育中的应用

1、打破时空限制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能够创造更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历史事件、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超越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思政内容。这是种集约高效利用红色资源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媒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

2、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优势、局限和发展趋势,为思政工作者提供宝贵经验。

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网络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手段赋予思政教育更多元、更深度的可能性。

三、网络思政工作者自身水平建设的提升

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对网络思政工作者的培养和工作水平的提升。如何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者的建设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更是重中之重。

(一)综合素养的定义与要求要符合时代化的要求

1、专业素养的多维度定义

综合素养不仅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应涵盖人文素养、社交素养等多个维度。网络思政工作者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以更好地履行其“大思政课”建设者的工作职责。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传统的思政课教师,彼此需要相向而行,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夯实网络思政课的建设基础。

(二)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做一名会讲故事的教师

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和理解学生的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培养人文素养,网络思政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教育影响。

人文素养在成为一名会讲故事的教师以及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故事是传递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效方式,通过深刻的人文素养,教师能够选取富有内涵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人文素养提升了教师的情感智慧,使其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感受。这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为教学提供更加温馨、包容的氛围。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思政课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升也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社会伦理的深入理解。教师通过深刻的人文素养,能够更有深度地解读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从人文角度审视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网络思政工作者的角色重构与能力建设

1、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网络思政工作者,培养其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方式,提高他们运用数字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和交流的能力。

2、数据分析和创新设计的培养:在数字时代,数据分析能力是网络思政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素养。通过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为思政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培养他们具备创新设计能力,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3、理论素养和教育敬业精神的强化

理论素养的深入研读:网络思政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入研读相关理论,不仅了解传统思政理念,还需要关注新时代思政工作的理论体系,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教育敬业精神的培养:教育敬业精神是网络思政工作者的核心素养之一。通过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培养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其更好地履行思政工作的职责。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向新境界的关键一步。

结语:

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实践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前行的重要推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的探索,我们看到网络思政教育在满足多元学生需求、促使深度思考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这种创新与实践不仅使思政工作更富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网络思政教育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我们期望在数字时代,网络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同时,我们也期许网络思政工作者在综合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共同推动思政工作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总之,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通过网络思政课教育,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感。这既是对当前大时代背景的适应,更是对国家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 /xinwen / 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2015-01-19.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9-07(1).

[4]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5931.htm

[5]赵红灿,杜文博.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范受及提升策略[J].江苏高教,2019(10):102-107.

[6]李后东,杨建强.思政课网络教学一体化建设下的虚拟仿真实验[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1):80-81.

[7]李萌,铁铮.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守正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22(22):32-34.

[8]马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20年(7):97-105.


地址:商丘市睢阳大道中段236号365体育投注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 2022 365体育投注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365体育投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声明: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