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项目研究计划,结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实际,5月22日,项目组负责人邀请了龚志宏教授对本项目进行指导,针对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向龚教授进行了咨询。
首先,龚教授以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为题,从红旗渠修建的背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对本项目的研究起到了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接着,项目组成员针对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困境,以及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等问题,向龚教授进行了咨询。大家纷纷表示,龚教授的专题辅导和现场解答让项目组成员受益匪浅,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意义。
龚志宏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研究,先后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0篇、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5篇、CSSCI全文收录8篇,《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一文2007年1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全文复印,《论包容性治理视野下“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预防化解》一文2019年12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管理学文摘》全文复印。出版学术著作、教材7部,其独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和谐社会与公民政治参与》分别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主持的《“无直接利益冲突”不同阶段的群体心理及其疏导策略研究》获批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项目批准号:18BSH116)。获省级科研奖励7项,其中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优秀论文奖3项、全省高校社科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特等奖1项。2019年,龚志宏教授主讲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评为“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文图/崔浩 审核/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