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五次集体学习(扩大)会

发布时间:2024-05-31浏览次数:7

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5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五次集体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崔浩主持,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微信图片_20240603080713.jpg

会上,学院党总支书记崔浩同志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并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及如何讲深讲透新质生产力等内容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新质生产力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应从加速构建理论体系、落实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十个方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他还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讲深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大意义,讲透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明德立志、自信自强,努力成长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接下来,部分中心组成员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作了研讨交流发言。

张盼同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党在落实“两个结合”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明确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其突出特点,依靠教育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玉晶同志认为,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小切口”,让学生懂得“大道理”。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体验有机结合,将思政课从“学校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比如,可以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于果果同志表示,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需要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实践。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型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创新创造氛围和生产研发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创新创业项目和新型职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岗位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和发展,增强学生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集体学习,使全体成员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将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文/高慧玲 图/袁中莉 初审/崔浩 终审/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