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二、学历层次:本科
三、专业代码:081005T
四、学制:四年
五、专业特色
365体育投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依托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及豫东黄泛区地下空间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立足区域地质特色与行业需求,形成“学科交叉、区域深耕、科研反哺”的鲜明特色。
一方面,以岩土工程重点学科为理论根基,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特殊土体改良”等特色课程体系,结合豫东黄泛区“高含水量、高压缩性、易液化”等复杂地质条件,开展地下工程抗震、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等方向研究,形成“黄泛区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区域性优势。
另一方面,依托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的“豫东地下空间技术转化基地”,豫东黄泛区地下空间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以“破解黄泛区地质难题、服务区域发展”为使命,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平台,为中原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成为国内黄泛区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高地。
以岩土工程学科为内核,聚焦黄泛区特殊地质条件,通过“科研平台支撑—区域项目驱动—产学研用联动”链条,培
养兼具复杂地质问题解决能力与区域工程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黄泛区及全国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技术攻坚与人才储备保障。毕业生在黄泛区及周边省市地下工程领域就业占比超60%,成为服务中原城市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核心技术力量。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道德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面向地下空间设计开发、施工管理、技术服务等领域,从事地下空间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监测等工作,能够解决地下空间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七、主干课程
(一)理论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下建筑结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等。
(二)集中实践课程: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训、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等。
八、实验室
本专业现拥有地下空间实验室、岩土工程研究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结构实验室等五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浅埋隧道环境模拟试验纵向结构、衬砌结构-地层-水压复合体试验系统、水土特征曲线仪、非饱和三轴压缩仪等先进设备,为学生开展地下结构性能测试、地质模拟、施工仿真等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下空间实验室(1)
地下空间实验室(2)
岩土工程研究实验室
力学实验室
土工实验室
九、实习
学生在校期间,第2学期进行认识实习,通过参观城市地下综合体、综合管廊等工程项目,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认知,激发学习兴趣;第6学期进行生产实习,深入施工单位参与隧道掘进、基坑支护等实际项目,使学生掌握施工工艺与流程管理;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结合毕业设计选题,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工程勘测、方案优化等实践,提升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十、学生研学
学校定期开展红色研学和专业研学活动。红色研学,组织参观红旗渠、焦裕禄纪念馆等,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专业研学,举办“城市地下空间前沿技术”类学术讲座,选拔优秀学生赴合作院校展开跨校研学,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与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校协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以“创新杯”学科竞赛为契机,引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地下空间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实用性研究。
红色研学
专业研学
专业比赛
十一、校外实践基地
本专业与河南华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正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宇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提供地下工程施工、隧道检测、工程咨询等岗位实训。基地配备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实现“校-企-岗”无缝衔接。
十二、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方向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可在中建、中铁等央企,地方设计院,政府住建部门等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程咨询或科研工作。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30%的毕业生通过考研选择进一步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