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化非遗面塑技艺并注入青春活力,365体育投注非遗面塑IP实践队于7月7日至14日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商丘市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等部门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这场以“承古艺、融新意、拓新径”为理念的活动,通过校政合作,让队员们完成了从技艺学习到创新创作再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
实践伊始,队员们便在非遗传承人李文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面塑之旅。从揉面、塑形等基础技法学起,大家先完成了玄武IP造型的面塑作品,迈出了从体验到创作的关键一步;随后以祥瑞灵兽为主题展开创新设计,将本土文化与面塑技艺相融合,开发出灯牌、折扇等文创产品。期间,团队还走进商丘博物馆、古城收集文化数据,通过展览和摆摊推广“祥瑞有灵”系列IP,多维度探索非遗融入生活的路径。
全程参与其中的队长杨宛苹感触颇深,她从跟随李文老师学习玄武神兽制作,到自主创作朱雀造型,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的温度与“传承”二字的分量,直言“我们接过的不只是面泥,更是让非遗在当代‘呼吸’的责任”。副队长刘艳会则从走访传承人、观摩制作工序到参与古城摆摊推介,从对面塑一无所知到能清晰道出其历史与工艺,真切感受到非遗传承的鲜活力量。团队其他成员如贾晓乐、汪家慧、常盛然、李佳、李楚楚、吕怡菲、王瑞杰等也在实践中各有感悟,收获满满。
此次实践构建起“技艺学习—灵兽创作—市场验证”的完整传承路径,校政合作为实践提供了专业支撑,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则赋予了古老技艺青春表达。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校政合作,让商丘面塑这一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持续绽放光彩。
(文/图“非遗面塑IP”实践队 审核/郭思远、曲莹莹、邵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