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机械遇上智能AI,当青春力量投身科技实践,一场关于创新与传承的夏日探索,在商丘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悄然展开。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365体育投注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创梦,AI实践团”,在蒋正帅、陈俊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出征仪式:锚定“产教融合+科技惠民”双目标
6月30日的出征仪式上,蒋正帅老师率先明确“企业技术调研”与“大众知识传播”两大行动纲领,强调既要通过一线走访探寻AI赋能机械制造的路径,也要借助多元文化场景普及AI技术。陈俊老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方向,要求团队既要深入企业采集技术数据,也要面向公众展示本校AI科研成果,为实践锚定“产教融合+科技惠民”的双维目标——这一定位,既赋予实践专业深度,也注入了民生温度,为接下来的行程奠定了清晰基调。
古城首站:让科技与文旅“对话”
带着既定目标,出征当日,实践团便携带互动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走进商丘古城。在热闹的文化广场,成员们以趣味问答、设备实操等形式,向游客生动讲解AI在生活、艺术领域的应用;同时细心收集游客对AI文旅产品的需求反馈,让千年古城成为AI知识传播的“活态课堂”。在这里,“科技之光”与“历史底蕴”在互动中自然交融,为实践拉开了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序幕。
双俱乐部联动:为青少年打开AI认知大门
从面向大众的科普转向对青少年的启蒙,7月1日与3日,实践团先后走进慧童乐创编程俱乐部与机械公民俱乐部。在慧童乐创,成员们通过机器狗舞蹈演示、无人机操作指导等互动,引导青少年直观理解编程逻辑;转战机械公民俱乐部时,他们又将ROS小车原理转化为“机器人眼睛如何看世界”等童趣表达,带领孩子们动手完成“小车循迹行驶”等编程任务。两场活动以“设备演示+任务挑战”的模式,让抽象的AI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成功为青少年种下科技探索的种子。
公共空间拓展:让科普走进生活场景
继俱乐部的精准启蒙后,实践团将科普场域延伸至更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7月2日,帝和广场上,成员们化身“科普使者”,通过机械臂精准演示与儿童互动,将专业原理转化为“机器人跳舞”等生活化表达,让路人在围观中轻松读懂机械智能;7月4日,商丘好人公园内,团队又利用自然场景指导青少年完成机械狗指令输入、小车光源追踪等实操,让公园变身为“自然+科技”的沉浸式科普课堂,让科技知识随清风融入市民日常。
青春力量:书写创新传承的实践答卷
五天五站的行程中,团队以互动机器人、ROS小车等设备为载体,累计开展科普活动5场,覆盖游客、青少年等群体超200人。成员们不仅实现了“专业知识童趣化”的传播突破,更在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中深化了对“机械+AI”融合的认知。
当青春力量投身科技实践,当机械学子以科技为笔,他们既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创新答卷,也为机械领域与AI技术的融合发展点亮了希望之光。未来,“机械创梦,AI实践团”将继续探索更多“AI+机械”的趣味融合点,用青年智慧助力智能制造,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机械创梦AI实践团 审核/李思蓉、曲莹莹、邵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