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

发布时间:2024-09-26浏览次数:177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代码:080905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道德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面向物联网系统集成、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控制、网络通信、物联网软硬件研发与应用等领域,能够从事物联网相关的项目管理、软硬件系统设计、研发和运维等工作,能够解决物联网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能力

1.具有单片机、嵌入式、RFID系统等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具有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物联网各种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主干课程

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信号与系统、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等。

、专业特色

1.交叉学科

本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学科,通过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研究和开发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部署与应用,为学生未来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实践能力

本专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与多家校企单位建立合作,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依托工业物联网大数据融创中心、网络安全实验室、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场所,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竞赛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安全对抗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校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杯”学科竞赛等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

、就业方向与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电子技术、嵌入式开发、通信协议、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复合型技术基础,系统掌握传感器应用、无线组网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数据分析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能力。其知识结构覆盖感知层(传感器/RFID)、网络层(5G/NB-IoT/LoRa)和应用层(智能平台开发)全栈技术,可从事研发、运维与管理工作。

1.物联网设备开发工程师—设计传感器节点、嵌入式系统硬件,优化设备性能;

2.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开发智能平台应用程序(如远程控制、数据分析模块),对接云平台API;

3.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规划无线传感网络架构,部署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4.物联网运维优化工程师——监测网络性能,实施故障诊断与能效优化方案;

5.物联网项目管理工程师——主导项目实施,协调硬件开发、软件测试与客户交付;

6.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各种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