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历层次:本科
二、专业代码:080902
三、学制:四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道德素质优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适应信息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面向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领域,从事桌面应用、Web应用、移动应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与维护、项目管理工作,能够解决软件工程复杂问题,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五、核心能力
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语言编程能力。
2.数据库运用能力。
3.软件工程知识运用能力。
4.软件开发能力。
5.软件测试能力。
六、主干课程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Web前端开发、数据库系统、Python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编程与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Java Web应用开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课程。
七、专业特色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构建“两平台、三层次、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两大平台;层次一:基础验证性实验;层次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层次三:创新性实验、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以“工程理念-能力训练-素质培养”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
2.课程体系与IT产业认证标准融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将IT产业认证标准融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与认证标准融合,对接主流开发认证,强化工程化能力,以行业认证驱动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以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模式。鼓励学生毕业前获得行业认可的认证证书,如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以此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连续举办多届C程序设计大赛、Web前端开发大赛、Hadoop大数据技术技能大赛、算法设计大赛等校级创新杯大赛,组建学科社团以“传帮带”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八、就业方向与前景
软件工程专业是当前社会热门的专业之一,自专业开设以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鉴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整体就业形势较好。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下:
1.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之一。负责开发、设计和测试各种软件应用程序,包括手机应用、网站、系统软件等。
2.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是企业数据系统的核心建设者和运维者,主要负责数据库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和优化数据库架构,包括表结构设计、索引优化、SQL调优等,确保数据高效存取。
3.软件架构师:软件架构师负责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框架,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软件架构师通常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和系统设计能力。
4.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是保障软件质量的核心角色,主要负责通过系统化测试确保产品符合需求。工作涵盖测试计划制定、用例设计、缺陷跟踪及测试报告输出,涉及功能、性能、安全等多维度验证。
5.软件项目经理: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负责规划、执行和监督软件开发项目,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