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聚焦“六大赋能工程”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20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365体育投注


365体育投注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以成才为目标的育人理念,践行“一线规则”依托实体书院,围绕党委领导、学工牵头、部门协同、学生参与、支部引领、社团助力、队伍入驻总体思路,完成了全校19栋学生公寓近2万㎡的空间再造,全面构建“1+6++N”书院社区建设体系

社区设置了“党建引领、三品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管理”四大功能中心,进驻“辅导员导师、学业导师、社会导师、心理导师、生活导师、朋辈导师”六大导师团队,打造“身心和悦、人我和敬、文化和融、环境和美、科创和新、社区和谐”的“六和·家文化”,建成“先锋型、发展型、学习型、平安型”四型书院社区,实现了“三五育人目标”,形成具有365体育投注特色的“六维一体”学生社区育人模式,不断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学校获评全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A级高校。



一、党建引领,夯实“领航铸魂工程”

党委领航定向,明确目标。学校制定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陆续出台20余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二级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支部示范引领,全面覆盖。出台《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和管理办法》《党员责任区管理规定》等制度,构建起“校党委-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四级党组织网络。设立了6个功能型分党委、12个功能型党支部、37个功能型党小组和6个功能型团工委、20个功能型团总支、78个功能型团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神经末梢”作用,努力实现党建引领从“一点红”带动“一片红”,实现问题一线解决,经验一线提炼,成效一线检验。《党建引领 多维赋能 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365”育人模式》等6篇论文被评为“河南省2024年度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优秀论文”,“四大青春工程”荣获“2023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奖”,荣获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5个。

品牌活动增效,铸魂强基。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工作坊,组织开展党员成长六个一工程、七号舍友、学风中的红星、党员宿舍挂牌、党员领航、老党员故事我来讲、学生党员上台讲等七大品牌活动,激励学生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赛贡献、长才干,努力做学生社区的“思想领航员”“组织管理员”,让党旗在学生社区高高飘扬,引领风尚。依托领导干部讲坛、红色教育讲坛、辅导员讲坛、寻访“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青年之声宣讲团、青马工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红色研学等八大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六个一”工程,培根铸魂社区党员中通过实施“通读一本好书、担任一个干部、对接一个宿舍、帮扶一个学生、服务一次社会、开展一次交流”学生党员成长六个一工程,让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时刻铭记自身承载使命,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坚定入党初心。该项目荣获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二、队伍入驻,强化“力量引育工程”

领导力量深入一线。出台《领导干部深入书院社区联系学生方案》,通过实施校院领导陪餐、领导与青年学子面对面、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四载体”,以及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三平台”,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深入社区、深入支部、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社团、深入活动“六制度”,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问题。


专业力量围绕一线依据《学业导师制度实施办法》《思政课教师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办法》,学校选拔511名优秀教师担任社区学业导师73学术名家、行业精英、劳动模范等担任社会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学科竞赛、生涯规划等。同时,模型创新设计社团、三维建模与仿真社团、机器人创新协会、电子设计创新协会等进驻社区备导师。近年来,社区学生在河南省及以上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629项。


思政力量扎根一线在社区成立辅导员工作室和劳动教育工作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05名专职辅导员全员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聚焦“一线事情”,解决“一线问题”出台《辅导员月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辅导员每周工作要点》,明确谈心谈话、走访宿舍等核心工作要求,以及班团建设、应急处突等关键职责开展我邀导员来做客、宿舍公约大赛、木兰之约等系列品牌活动搭建师生连心桥梁。《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导师育人能力提升新路径》项目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高校书院制改革与加强党的建设研究》党建创新项目顺利结项,高质量思政教育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经验文章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心育力量服务一线8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8名心理健康兼职教师和3360名朋辈心理辅导员“扎根”社区,常态化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趣味运动会、阅读分享、电影赏析等活动构建“学校-中心-社区-楼栋-宿舍”零缝隙五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七类重点学生(心理疾患、身体疾患、学业困难、经济困难、不良嗜好、性格障碍、特殊家庭背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心理育人四大特色》品牌项目荣获河南省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经验文章《365体育投注:“五心”育人助成长 “四特”赋能促发展》被河南高教、学习强国等平台报道2023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

三、学生中心,激发“社区活力工程”

朋辈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提升社区设立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会、团委会、心理辅导站、资助工作站、大学生记者站、党建助理员工作站、青年志愿者协会八个“四自”朋辈管理队伍,开展学霸宿舍评选、学生成长工作坊、读书分享会、公寓文化节、七号舍友、红色寻访实践活动、宿舍公约、摄影比赛八大特色活动。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荣获“河南省文明社团”称号,尚行书院社区“红色‘渠’首文化实践团”获评团中央2024年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

三品教育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社区“三品教育中心开展“五课五杯、学术讲座、体育竞技书画展、劳动教育等活动,社区大讲堂开展辅导员导师讲坛红色教育讲坛学业导师讲坛青年之声宣讲等系列讲座,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讲坛181期。打造“三杯两节一讲堂”学生社团品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机会。

评价激励促培社区学生典型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机制《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项目荣获全国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讨会优秀成果一等奖通过举办走近国奖”“尚学行”“学霸有约”“榜样讲堂”“青年之声宣讲团宣讲,以及最美大学生”“商工学霸”“学习之星“感动工学院”榜样人物等评选活动,成功培养并选树了一批社区学生典型,营造了人人向榜样看齐、人人争榜样的良好校园氛围。

 六心工程凸显资助育人社区通过建立健全资助工作机构,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等,倾心构建资助育人“固心、暖心、走心、强心、润心、安心”“六心”工程。开展的冬至万人饺子宴活动被河南日报、河南高教等媒体报道,视频播放量突破100万、话题阅读量突破500万;《365体育投注构建资助育人“六心”工程 筑牢学生成长成才之基》经验文章被河南教育信息(第20期)专版报道,被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河南省教育厅官网等全文推送;社区“‘工小暖’暖心驿站”等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河南高教、豫教思语等多家媒体或平台宣传报道。

落实“枫桥经验”彰显商工温度始终坚持对合理的意见诉求及时解决到位,对不合理的诉求思想教育到位,对困难的学生帮扶解困到位“三个到位”的基础上,积极搭建校长信箱、社区书记信箱、接诉即办热线、云后勤、学生满意度调查、领导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温情陪餐、学生座谈会、宿舍走访等线上线下沟通平台,及时回应学生诉求,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三次社区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别为98.87%98.42%99.32%


四、文化浸润构筑“环境育人工程”

红色文化引领。发挥好校内文化红色长廊信仰之路生活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党团活动室、党员之家、红色教育讲堂校园红色景点等功能空间,开展主题党日、党员领航等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研学活动承续。近两年,学校投入资金360余万元,组织社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依托淮海战役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11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为主线的行走大思政活动。覆盖全体大一新生,通过现场教学、听取报告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提素养长知识、增才干。

展演文化赋能近几年累计投入300余万元举办了交响音乐会、现代豫剧《小推车》校园专场演出、红色舞剧《小萝卜头》校园专场演出、非遗文化进校园展演活动、“习近平用典中的商丘元素”名家书法作品展等多项高水平展演活动,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六和·家文化聚力。心理健康教育扎根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在社区,志愿服务丰富社区,传统文化熏陶社区,文化长廊、文化展示空间美化社区,学术研讨、学科竞赛开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全员参与共建社区,在社区营造六和·家文化氛围,打造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温馨家园。

五、智慧驱动,推进“数字赋能工程”

线上线下精细服务构建“云上商工”智慧服务平台,打造集教学管理、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大厅,集成101项核心功能,累计访问量突破1072万人次,业务办结量达14.56万件,实现“一键办理”“扫码即办”的便捷服务模式。线下设立“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统筹学生处、教务处等8个职能部门,集中办理50余项高频业务,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

智慧学工精准管理开发“智慧学工系统”,构建覆盖迎新报到、毕业离校、劳动教育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奖惩助贷、党团事务等核心功能模块,建立统一数据资源库,有效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配套开发社区化“辅导员工作管理系统”,包含谈心谈话、宿舍走访等7大智能模块,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数字化支撑。该系统荣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创新应用一等奖”。

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建设本地化数字资源中心,部署12台高性能服务器集群,配置超650U算力的超融合服务平台及1PB存储容量,保障优质课程资源在社区流畅访问。构建统一数据中台,整合教务、学工、后勤等20余个业务系统数据,建立标准化数据接口体系,实现单点登录、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流程再造和系统集成,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服务目标,形成覆盖教育教学全场景的数字化服务生态。论文《数字化环境下书院教育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被评为“河南省2024年度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优秀论文”。

六、条件保障,筑“强基固本工程”

队伍保障到位选优配强六大导师队伍入驻学生社区开展工作。目前,现有辅导员导师105名、学业导师511名、专兼职心理导师56名、社会导师81名、朋辈导师3360名、生活导师48名,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后勤服务等全方位的成长保障。

空间建设到位社区空间面积19423㎡,建成了党建引领、三品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管理等共享空间配备洗衣机、自助打印机、触控一体机等多种设备设置了党团活动室、劳动教育工作室、24h自习室、心理聆听室等429个功能室,满足学生在社区的多样化需求。

安全护航到位。构建“13456”平安护航工程:“一个理念”即隐患即事故;“三张网三堵墙”即社区安全工作网格管理安全教育六个经常安全治理七个功夫三张网责任预防应急“三堵墙”;“四六级安全信息网络”即班级安全员→辅导员(任课教师)→党总支书记→主管校领导(安保服务中心主任)教学区四级安全信息网络和宿舍长→班级安全员→辅导员→党总支书记→安保服务中心主任→主管校领导或宿舍长→宿管老师→楼主任→宿舍管理科主任→安保服务中心主任→主管校领导生活区六级安全信息网络;“五禁五查”即禁烟、禁酒、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携带私藏管制刀具、禁止夜不归宿;查晚归、查就寝纪律、查违禁品、查宿舍矛盾、查安全隐患;“六零目标”即事故零发生、舆情零发生、演练零缺席、隐患零积压、责任零缺位、教育零盲区。学校连续三次荣获河南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的工作目标。


从“管理场域”到“成长家园”,365体育投注以“温度”消融育人边界,以“情怀”重塑社区生态。正如校党委书记石培哲所言“社区是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让学生推门即是课堂、转身遇见导师。”这份浸润中原文化基因的“商工答卷”,正为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学校将继续全面对标《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要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一站式”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数智赋能,不断丰富社区活动,强化社区功能、优化社区环境,努力打造更加安全、健康、和谐、智慧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纵深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提质增效。